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产管理 >> 正文

聚焦本源 资产管理公司发挥金融“稳定器”作用

2021-03-24  来源: 金融时报   浏览量: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表示,2021年将保持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减。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17年至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8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总和。2020加大了处置力度,全年处置不良资产超过3万亿元。

本网讯: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表示,2021年将保持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减。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17年至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8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总和。2020加大了处置力度,全年处置不良资产超过3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近年来遵循“相对集中、突出主业”的监管要求,守正创新,持续加大回归主业力度。面对市场变化,资产管理公司将继续发挥独特功能,在不良资产主业领域深耕细作,切实履行化解金融风险的职责。

  

在主业领域精细运作

  

2020年,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抓住市场机遇,加大主业投放。

  

根据近期公开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华融进一步回归主业,有效发挥不良资产行业国家队、主力军作用,积极化解金融风险,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力度,全年收购资产规模超1800亿元,市场占比40%。

  

中国长城资产2020年累计收购不良资产超过1400亿元,致力于盘活存量资源,帮助实体企业渡过难关。近三年来,中国长城资产主业规模持续增长,不良资产主业在存量业务中的占比均超过70%。

  

2020年,中国东方不良资产投放952亿元,年末不良主业规模2824亿元,较年初增长11%。

  

2020年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中国信达集中优势资源,加大主业有效投放,探索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业务模式,保障了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整体稳定,强化了主业对公司业绩的有力支撑。截至2020年6月末,不良资产经营规模达9691.27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2.5%;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和税前利润,在集团收入和税前利润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5%和70.6%,继续保持绝对优势。

  

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主业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在加大投放力度的同时,资产管理公司多管齐下,提升不良资产经营的效率。

  

比如,中国长城资产通过积极拓展渠道、延展业务链条、创新业务模式等,不断提升主业竞争力。如探索开展信托、证券、金融租赁、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以及不良物权、证券公司股票质押类问题资产、银行“表内+表外”不良资产等收购业务,探索“定制化”组包,灵活运用专项收处基金、买断加委托处置、反向收购、委托管理与合作处置等业务模式,加强对重点资源和项目的运作,促进低效资产的处置回收和优质资产的盘活提升。2020年,中国长城资产累计收购金融类不良资产超过1000亿元。

  

注重构建“大不良”格局

  

随着形势的变化,不良资产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新的变化。构建“大不良”格局,成为资产管理公司的一大发展战略目标。

  

资产管理公司在非金融领域继续深耕细作。例如,中国长城资产注重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立足问题企业救助、服务实体经济,在继续稳妥做好传统金融及非金资产包收购的同时,积极拓展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和金融机构非金类不良资产业务。

  

中国长城资产加强与地方政府对接,在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地方企业债务风险和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发力;关注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经济结构调整等业务机遇;关注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券商资管计划等不良债权收购机会;适当开展非关联企业应收账款类债权收购,关注大型实体企业因原材料、商品、劳务交易活动形成的逾期债务的收购机会;积极探索价值提升空间较大的问题企业重组项目,关注具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体企业产权重组、行业并购整合等概念的实质性重组机会。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长城资产累计收购非金融类不良资产超过400亿元。

  

发挥金融救助功能

  

资产管理公司发挥金融救助的功能优势,在为金融行业提供托底支持的同时,积极帮助问题企业实现资产盘活、转型发展,进而重获新生。

  

中国华融问题企业重组业务新增投放保持增长,落地实施中国重汽、云南城投、“15华联债”收购重组等一批国企主辅业剥离、大型实体企业纾困、城市更新、违约债券收购等创新业务;有效服务国家战略,优化股权业务结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项目35个,六成以上投向科技创新、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

  

2021年1月,上市公司“*ST夏利”正式更名为“中国铁物”,标志着中国长城资产重点参与的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一揽子重组圆满收官,也标志着这一曾引起巨大社会影响的首例央企私募债风险事件最终得到了圆满化解。近年来,中国长城资产先后参与中铁物、中民投、贝因美、锦州银行等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危机救助和破产重整,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长城资产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救助性金融服务功能,为受疫情影响而陷入困境的企业客户提供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多元化金融服务,为中小微企业平稳度过困难时期提供托底保障,主动对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展期并减息,合理让利以支持实体企业缓释流动性风险;同时,充分整合旗下银行、证券、保险、租赁等板块,努力满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资金需求。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长城资产累计对123个项目实施延期支付,其中,延期还本金额167.41亿元,延期付息金额19.93亿元,涉及范围包括医疗、商贸、物流等行业。

  

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减,市场供给平稳,正是良好的资产收持窗口,资产管理公司将会继续抓住机遇,做强做精不良资产主业经营。

  

中国长城资产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立足自身深耕国内市场的资源、经验和专业优势,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力度、推动实质性重组业务开展,积极参与地方融资平台、中小问题金融机构风险化解,通过充分发挥主业优势,打通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而畅通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管道。

  

据悉,2021年,中国长城资产计划投放730亿元资金收购不良资产,其中,金融不良业务投放350亿元,非金融不良业务投放280亿元,实质性重组业务投放80亿元。

(责任编辑:张旻)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营业执照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