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供应链金融 >> 正文

数字供应链金融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急繁难”

2020-12-14  来源: 互联网金融   浏览量:
供应链金融作为为支持实体产业链上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工具之一,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网讯:供应链金融作为为支持实体产业链上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工具之一,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供应链金融领域专家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实现顺畅良性的内循环和双循环,离不开优化价值链、稳定供应链和延伸产业链,这样才能保市场主体正常运转。伴随着数字经济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盘活更多应收账款,既可以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急和融资繁的问题,还可以为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以及商业保理公司等机构提供更多的业务机遇,助力其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

  

盘活企业应收账款

  

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无论是经济、金融,还是贸易、社会、就业、民生等,中小企业都与其息息相关。

  

今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形势,很多公司包括一些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数量都在持续增加,账期也有所延长,亟待盘活资金和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实现保市场主体的目标,最核心的是数以千万级的中小企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原执行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表示,只有稳住中小企业和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等,才能实现保就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自疫情发生以来,各行业提高数字化应用水平,数字供应链金融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此前公开表示,数字供应链金融是科技为金融赋能,金融与产业强耦合,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平台方合力组建协同共生的金融生态圈,可以精准地提供金融服务、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高金融生产力。

  

张晓慧进一步解释道,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数字供应链金融是解决融资难、融资急、融资繁的有效方式。通过数字技术加持,链上企业使用电子债券凭证,获得银行融资后,相应占用核心企业的授信额度,并以供应链真实交易信息为链上企业增信,这样既可以缓解小微企业因自身信用不足而无法跨进银行授信门槛的问题,也可以实现授信的批量覆盖。相比银行线下复杂的尽职调查要求和每笔授信耗时数十天的审批流程,数字供应链金融更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急和融资繁的痛点问题。

  

中企云链有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为帮助促进民营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完成线上交易,协助签订线上合同,中企云链联合全国工商联共同推广“云链云签”服务平台。所谓云链云签,即可信的电子合同签署、存证。依托在供应链金融产业的探索实践及金融科技的综合运用,基于区块链技术,全线上化设计了云链云签服务平台,真实、可信、合法、便捷地解决了传统合作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截至目前,云链云签已完成在线融资合同签约近110万笔,银行依据云链云签电子化合同提供企业贷款约1000亿元。

  

助力提升中小机构竞争力

  

中小机构需要抓住机遇促进自身变革。”西安某商业保理公司人士认为,数字供应链金融在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悄然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在无形之中也为中小银行和商业保理公司等机构创造了更多机遇,助力其提升展业效率,开拓市场空间。

  

相较于传统持牌金融机构而言,商业保理属于“小行业”。但随着企业融资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协同效应,商业保理作为供应链金融的重要产品之一,通过利用数字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和风险管理服务,能够更有效地改善企业尤其是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

  

《金融时报》记者从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了解到,落地于前海的上市商业保理公司盛业资本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通过利用自主研发的线上系统,支持客户快速获得资金,延缓经营压力,以科技能力保障保理业务稳健开展。据悉,盛业资本有超过95%的客户为中小微企业供应商,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约4000家。

  

“数字化、线上化、平台化是商业保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述商业保理公司人士表示,当保理公司形成内部规范管理流程之后,可以考虑让用户更便捷地通过线上平台使用产品。商业保理公司在实现自身产品平台化后,可与外部平台协作,比如与客户的ERP系统、财务公司系统对接,在授权情况下,可以拿到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等;与监管机构的征信机构对接,可以拿到信贷数据,将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再利用智能审核技术,就可以为客户提供数据交互服务,帮助企业客户在更短时间内识别风险,实现快速资金融通。

  

而对于中小银行机构而言,数字供应链金融也是推动其改革的业务机遇之一。在张晓慧看来,数字供应链金融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颠覆了金融领域基于金融而金融的传统范式,同时还在资金、风控和渠道上对传统金融服务进行了重构,是银行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数字化转型有必要纳入中小银行的改革方案之中,也可以助力其改变传统高资本消耗、高信贷投放、高成本运营的商业模式。

  • (责任编辑:张旻)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营业执照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