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数字化转型成趋势 金融科技重在服务实体经济

2020-07-13  来源: 新浪财经综合   浏览量:
2020年已行至过半,回顾疫情发生以来的这半年,金融科技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线上业务体现出明显优势,小微企业和广大用户更加认同无接触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进一步加速。   

本网讯:2020年已行至过半,回顾疫情发生以来的这半年,金融科技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线上业务体现出明显优势,小微企业和广大用户更加认同无接触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进一步加速。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线上展业仍在继续。而需要关注的是,今后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金融科技?科技在赋能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技术是否真正有了能够落地的方案?如何做到安全高效运转?这些已成为当下乃至未来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需要深入思考并实践的问题。

  

数字化转型成趋势

  

在疫情加大社交疏离的情况下,金融科技体现出了强大优势。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科技公司,抑或是传统实体企业都在加码数字化转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行业未来的变革方向。

  

比如,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步伐越迈越快。据上市银行年报公开信息,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2019年的科技投入占本行业的营业收入均超过2%,工农中建四大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均超过百亿元。而金融科技公司也愈发突出科技属性,京东金融早已于2018年正式更名为“京东数科”,公司定位于数字科技,致力于以AI驱动产业数字化。蚂蚁金服不久前启用新名称“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意图加速数字化升级。从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的改名动作中也可管窥其对数字技术的重视程度,行业数字化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面对扑面而来的数字化转型浪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提醒道,数字化转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信息化,它要以业务为核心,以业务的流程再造和优化及管理能力提升作为基准和基础,在基础之上加上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赋能,实现产业的生产方式,包括一些营销、服务方式根本性的变革。

  

因此,这一轮数字化转型是以业务驱动,不仅仅单纯是数字驱动,转型需要一定的前期成本。比如上云、大数据或者对传统的方式进行改造和一体化的成本和资金的支持,事实上,有部分企业也因为能力不足在短期内尚不能完成转型。

  

这为更多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赋能行业发展的风口。《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陆金所控股日前对外明确了“金融科技公司”战略定位,其中就强调了“赋能平台”功能,将输出技术,以2F2B赋能中小金融机构,帮助其分享科技发展红利,提高服务效率和效能。电融数科积极和中小银行机构开展合作,输出金融科技帮助中小银行实现小微业务数字化、线上化转型发展。电融数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电融数科已累计与50余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截至2020年6月份累计帮助金融机构服务小微客户超过20万户。

  服务实体经济是根本使命

  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我们需要的金融科技仍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使命和目标。

  上海某金融科技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作为金融科技公司,我们期望用科技手段赋能其他中小金融机构,提升中小金融机构服务经营客户和风险防范能力,在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帮助中小微企业更高效快捷地获得融资支持,这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而在科技赋能的过程中,能否高效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服务实体产业的优势,应成为科技公司和企业合作需要深入思考的关键点。

  

当下,金融科技有望与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实现深度融合。随着新型基础设施(以下简称“新基建”)发展风口来临,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和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也将成为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着力点。

  

中企云链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姜勇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存在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将核心企业产业链、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小微企业等各方的数据搬到线上,而是基于已经足够成熟的技术手段,通过建立数据的互联互通,将数字数据转化为可变现、高附加值的资产,驱动产业融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具体应用方面,以金融行业为例,已有金融科技公司为支持金融机构新基建推出了相应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随着金融机构对数据资产化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数据中台建设已成为金融机构新基建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京东数科推出的金融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T1,帮助金融机构搭建大数据分析及应用能力,盘活数据资产,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支持业务创新。

  

兼顾创新与数据安全

  

数字化转型意味着金融业务和产品要不断创新,而金融科技的创新往往以海量数据(29.980, 2.73, 10.02%)为基础,如何确保数据安全是深入应用金融科技的前提。

  

业内人士表示,在算法安全方面,由于数字金融服务越来越依赖智能算法,这些智能算法输入输出间存在着很复杂的变化和连接,中间的决策分析过程是不可见的,就形成了一种“黑箱”,导致算法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所以在这方面需引起高度重视。此外,个人金融信息和个人隐私保护是发展金融科技的底线,如何利用技术发展数据加密、建立可信的执行环境等也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在渠道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金融机构通过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开展金融业务更为普遍。但是网络渠道的安全及业务连续性风险都不容忽视。中国人民银行已开始对提供金融服务的APP开展了检测认证和备案管理。6月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向社会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经测评后备案的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名单包括33家机构的一共73款客户端软件。7月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再公示48款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拟备案名单。在依法合规、确保安全及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前提下,推动金融科技风险监控机制持续完善,可以更好适应金融科技风险复杂多变、产品日新月异的形势,实现金融科技创新与有效管控风险的更优平衡。

(责任编辑:张旻)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