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金融科技撬动财富管理新未来

2019-08-12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浏览量:
一年前,《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至2020年底的过渡期内打破刚性兑付,此举标志着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重要变革。

  本网讯:一年前,《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至2020年底的过渡期内打破刚性兑付,此举标志着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重要变革。然而,在资管新规落地、数字经济崛起、居民消费习惯改变、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之下,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早在去年京东金融研究院发布的《共建智能化财富管理生态圈——财富管理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创新》报告中就指出,市场环境巨变促使我国财富管理机构加速转型,正向着以客户为中心,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重价值、主动型”的发展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金融科技也在逐步与财富管理相融合。


  可以看到,在财富管理产业链上,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新兴技术开始深入财富管理的各环节中,与金融层层融合,并已逐渐覆盖从前端的营销、到中端的投研以及后端的管理等,两者融合为财富管理带来了创新活力,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智能投顾的快速发展。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的智能投顾市场却在短时间内实现迅速扩张。据国际数据公司Statista测算,2017年,中国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就已超过了288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智能投顾管理资产总额将超过6600亿美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精进,中低净值客户对低成本、个性化的投顾服务需求增加以及互联网投资者占比提升,发展智能投顾的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越来越扎实。在业内看来,智能投顾改变了传统的财富管理模式,借助高效的技术手段,既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自动化且个性化的投顾服务,又可以解决传统投顾中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升投顾的服务效率、精准度与客户体验。特别是在资管新规出台后,非标类型、刚兑类型的理财产品受到影响,智能投顾迎来了发展机会。


  不仅是智能投顾,更多金融科技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正撬动着更具效率、安全性与竞争力服务模式的出现。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早前在2019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财富管理领域金融科技的应用,鼓励支持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资产管理等财富管理机构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形成分层有序、品种齐全、数字化程度高的产品服务体系。


  从实践来看,近年来,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标志性的金融机构在财富管理方面也在力争求新求变,通过金融科技来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此外,不少开展了财富管理相关业务的技术型互联网企业,还尝试将合作生态向外延伸,与传统的金融机构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在输出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新客源,业务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


  不过,财富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帮助客户实现财富的保值与增值,其关键在于高效的资源配置与风控管理,因此,金融科技在财富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可应用的领域远不止于流量的增加与用户体验的提升。


  事实上,在打破刚兑、利率下行、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正在逐渐释放和转变。特别是近两年来,财富管理领域新流量增长渐缓,需要财富管理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增强内生增长动力,激发市场活力。


  可以看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新富人群、大众富裕阶层、超高及高净值群体等已较早进入市场,而金融机构拥有的巨量的客户资源,受限于场景壁垒,金融服务割裂,存量市场难以有效盘活,导致成千上万的潜在客户沉淀。


  纵观整体财富管理行业,金融科技已对财富管理的市场格局形成了冲击。传统金融机构积极突破原有服务模式的桎梏,逐步走向“真资管”;而互联网财富管理企业则一直瞄准盘活市场存量客户,依托自身场景与技术优势,进行差异化定位,丰富用户触达手段,从内生发展角度,赋能金融机构,提升财富管理价值,尝试构建更广泛、深入的生态圈场景联结。


  以京东数字科技今年年初联合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升级的京东小金卡举例而言,除了消费、转账等储蓄卡具备的一般功能外,还包含了余额自动签约发卡银行理财产品的功能,直接催生并满足了用户的现金管理与理财需求。


  巨大的移动支付用户与金融机构客群奠定了互联网财富管理的基础。在近日艾瑞发布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财富管理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中指出,互联网财富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攻克传统财富管理存在的操作繁琐、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信息透明度不高、无法覆盖大众用户等痛点,因此,对普通大众投资者而言,互联网财富管理具有显著的优势,而在高端财富管理需求上,传统财富管理的更有温度的触达和人文关怀仍是目前互联网财富管理无法取代的部分。


  互联网财富管理主要依托于线上,而传统财富管理则依托于线下,打造线上与线下良性互动与发展的财富管理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未来,互联网财富管理将会面临一批新富用户,平台需要完成长尾服务能力到高端服务能力的升级。


  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研究报告》分析认为,“线上+线下”融合的互联网财富管理模式或将出现,而这也更接近财富管理的内核意义。此外,随着监管的规范落地与底层资产的丰富,智能投顾模式或许是大众用户进行互联网财富管理的最终归宿,虽然这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

(责任编辑:张旻)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