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探索社区金融的“特色之道”

2021-09-24  来源: 内蒙古金融网   浏览量:
从经营宗旨和市场客户定位来讲,作为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天然的社区银行。

本网讯:从经营宗旨和市场客户定位来讲,作为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天然的社区银行。最近几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既面临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服务下沉带来的客户流失,又面临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如何坚持差异化经营策略,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不断优化服务,延伸普惠金融触角,为社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有特色、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金融服务,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以优质的社区金融服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探索社区金融的“特色之道”十分必要。


社区金融赋能社区治理


农村金融导刊:请谈谈社区银行的起源。


刘澄:社区银行本质上来源于美国的分业经营,美国只允许有专业银行,每个银行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突破点,各自服务大企业、中小企业、社区、个人等。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差异化竞争的产物,社区银行逐渐兴盛,成为美国多样化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是零售银行的一种。


农村金融导刊:广义和狭义的社区银行概念是什么?举一下域外优秀社区银行的例子。


刘澄: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社区银行本质就是服务社区客户的银行。广义的社区银行是服务社区客户的银行,狭义则指服务社区的中小微银行,比如农信社、农商行。


境外优秀的社区银行,以美国为例,美国安快银行是美国零售银行的榜样,安快银行的分支机构借鉴了零售银行的门店概念。每家门店服务特定对象,服务环境设计、服务产品、服务活动等都充分考虑社区的多样性需求,并取得社区的应肯,深度参与各种社区活动。


农村金融导刊:农村金融机构天然是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社区银行。请谈谈对发展“社区金融”的认识和见解。


刘澄:社区金融会不断扎根社区挖掘服务,密切与客户的联系,进入数字化转型,创办“网上社区”进行社区营销。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虽然是网上经营,但实际是公域经营,各大银行用一个界面,为全国甚至全球的客户提供服务。社区银行可以进行网上私域的社区营销,快速、低成本地找到客户,利用不同的营销机会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进而呈现多样化模式。


林德勇:发展社区金融是银行下沉服务重心、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做深做透区域金融服务的重要抓手,体现的是从“做业务”向“做客户”转变,更加注重“业务关系”“经济关系”,而不仅是“业务交易”。因此,农信机构发展社区银行既是顺势而为,也是今后的重要方向,更是普惠金融的实践延伸和落脚点。一是金融覆盖更广。通过广泛融入社区生活,实现精准授信、普惠授信,让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社区每个客群。二是金融服务更全。社区银行不仅提供存、贷、汇、理财等硬服务,同时通过特色化经营、提供社交场地等软服务,形成非金融增值服务,全面提升导客、获客能力。三是客户关系更“黏”。社区银行常态化举办社区活动,与广大客户形成“平时常联系、有呼必有应、邻里一家亲”的互动局面,与客户关系更亲、更近、更实,利于降低客户离行率。


吕云龙:城市化、社区化、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社区和社区集群将成为广大城乡居民和小企业的承载主体,是社会财富的聚宝盆,发展社区金融不仅是商业银行未来战略发展的重点,也将是其创新金融服务的动力源泉。


从市场定位来看,社区金融以社区居民、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以网点为重点,拓宽服务半径,深耕细作区域经济,有效控制成本;从服务定位上说,以满足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为目标,实现社区金融服务全覆盖,同时服务对象也从传统社区发展到经济社区、产业园区、网格社区等;从服务方式来看,以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广泛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去,充分利用农商行点多面广的比较优势和绝对条件,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王世峰:社区银行是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运营、主要服务小微企业和家庭客户的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商行、农信社零售转型和网点转型的重要方向。农商行应因地制宜创新社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把握当前普惠金融需求旺盛、生产生活方式“社区化”等新机遇。


发展农村社区银行的路径探索


农村金融导刊:如何理解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策略、方式的多元性?


刘澄:社区银行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需要根据规模大小、社区状况和群众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存在多样化、差异化、特色化特点。一、竞争策略多元化。社区银行不能无差异竞争,要深入社区和群众挖掘独特需求,包括基本需求、特色需求、政策需求、附加需求、潜在需求,进而通过金融方式赋能,提升社区的发展水准。二、实现方式多元化。社区银行的服务方式、产品、策略等要多元化,门店设计也要多样化、温馨化,要走近家庭。另外可以增加附加服务、免费服务,用多元化服务创造接触机会,让客户有机会享受服务。


农村金融导刊:在城区、乡镇、村组等不同区域开展社区金融服务,客群特征、服务需求等方面有何不同?


林德勇:金融资源饱和度、客户资源集中度以及客群财富、生产、消费的差异度等因素决定了不同区域客群的金融服务需求有所不同。城区方面,“政商”客群突出,从事服务业及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较多,客群分布社区化,金融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移动金融、科技金融的应用程度较高,消费金融、理财金融需求突出;乡镇方面,“工农”客群突出,制造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从事种养业、休闲农业的较多,农业专业合作社、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也集中在此,客群分布分散化,金融需求集中于存贷款、便民服务等基础业务,更关注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专业性、灵活性;村组方面,“农”字客群突出,客户主要从事纯农业生产以及外出经商、务工,金融需求集中于小额授信、储蓄等基础业务以及惠民惠农资金代发业务等。


吕云龙:城区的客群以居民和小微企业等为主,金融需求多以高效便捷的渠道、丰富的金融产品体系,流动性较高的金融产品和日常消费、生产经营为主的信贷需求;乡镇和村组以农民、涉农企业、特色农业、家庭农场为主,金融需求方面较城区来说相对比较单一,存款以定期储蓄为主,信贷需求多与涉农生产生活需求有关。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传统的金融需求差距在逐步缩小,客户金融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农商行应通过数字化、电子化等渠道,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导刊:农商行如何在城区、乡镇、村组有效开展社区金融服务?


吕云龙:秦都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础优势,下沉服务重心,为客户提供全渠道、全流程、全覆盖的普惠社区金融服务。一是建立“精准+网格”营销机制,以“名单制”落实营销,以网格化划分责任田,以区域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大对接区域内“3+X”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持续做好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主体、现代产业园的金融支持,扎实开展建档评级授信和信用村建设工作,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真正把金融服务延伸到“三农”领域的最末梢,嵌入到农户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搭建“三农+小微”服务平台,积极对接农村农业局等政府多部门签约“农村产权管理综合平台”项目,搭建合作平台,全面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和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实现农村服务科技化、信息化、系统化。三是探索“个性+亲情”服务模式,建立了包含150余名客户经理的“金融服务群”,为客户提供7×24小时金融服务,保证金融服务不掉线。


林德勇:在城区,莆田农商银行探索建设特色主题银行,并开展跨界合作,提供非金融增值服务,提升导客、获客、留客能力。同时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定期举办社区活动。在乡镇,以打造专营支行为主,配套专门的产品、考核方案、专属服务团队,深入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对于产业特征不明显、地处城郊的乡镇,探索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服务“五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模式;针对村组客群,推行“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实施整村授信、网格营销。同时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探索村级资产融资模式,将农村闲置的山、林、田、地、海域使用权等纳入融资增信,拓宽农户融资渠道。


农村金融导刊:农商行有哪些富有特色的社区金融服务实践?


王世峰:邢台农商银行2019年成立了邢襄信宝儿童主题银行,既是重新定义社区银行的重要布局,又是实施零售业务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率先践行场景化金融的有益尝试。邢襄信宝儿童银行是河北省第一家综合型、场景化、体验式的新型儿童主题银行,在装修上使用安全环保的材料,功能规划同时集合了儿童阅览、儿童教育、儿童小餐饮等多种业态,让孩子和家长在具体的场景中实现休闲、教育、消费、家庭生活与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8月末,累计举办亲子特色活动1300余场,覆盖15000余人。


吕云龙:秦都农商银行的“党建+”工作较有特色。一是打造“党建+普惠”模式,以全行200余名党员为点,25个党支部为面,围绕社区金融深入开展“访千企进百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实现对农户、商户、小微企业户的“三个全覆盖”目标;二是提升“支部+党员”动能,积极践行党建联席机制,由党支部联合街道办、党工委、社区等组建“党员营商服务队”,深入辖内村组、商区、社区、园区,持续延伸普惠金融触角;三是发挥“头雁+群雁”效应,推行“党委包片、党支部包区、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积极对接街办、村“两委”干部开展信用村镇建设工作,构建一户影响一村、一村影响一乡的诚信氛围,为普惠金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林德勇:针对莆田城区网点密度大、市场竞争激烈的实际,莆田农商银行细分客群,锁定儿童客群、老年客群、女性客群建设特色社区银行。其中,夕阳红主题银行围绕老年客群的个人养老需求和理财需求,搭建“金融+非金融”融合的场景平台,专门为老年客户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专门的活动及场地,配套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获客能力,资金组织等零售业务经营业绩大幅攀升。


农村社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突围


农村金融导刊:金融领域甚至整个社会都面临数字化转型,农村中小金融社区服务面临怎样的新挑战?


刘澄:农村的数字化转型落后于城市,农信社、农商行的数字化转型随之也较缓慢,导致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弱。农村有需求,当地农商行没有技术力量,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尚未建设好。远程的互联网金融也在引流农村的资金,农村金融在“失血”。


林德勇:首先,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依托金融科技纷纷布局和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农商行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正逐步削弱。其次,数字化时代客户需求发生了较大改变,在金融场景化、智能化、便捷化等方面对农商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三,面对降本增效的挑战,农商银行亟待通过科技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提升服务效率。


吕云龙: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与金融科技的发展,农村青壮年人口大规模流动引发老年人独居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数字金融、转变支付理念、规避操作风险、乐享智能服务是农商行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为顺应数字化转型变革大趋势,农商行必须以金融科技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服务好社区客户。


王世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缺少金融科技的专业人才,在数字化金融建设方面起步又较晚,国有大行数字化发展的深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金融服务的推进。


农村金融导刊:在发展特色社区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有何探索或成就?


吕云龙:秦都农商银行设立了“首贷金融服务中心”,营销、拓展、服务拟首次取得贷款融资的经营主体和自然人,并将首贷客户推送至本行专营网点对接,并建设专业机构、专业营销、专业产品、专业流程、专业考核、专业团队的“六专”机构,着力提升特色社区金融服务效率和首贷成功率。同时,重点打造“金融+N”智慧服务,构建“营业网点+自助设备+数字银行+渠道业务”的支付结算体系,“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云平台+扫码付+消费圈+数字贷”普惠金融渠道服务,全力提升社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林德勇:莆田农商银行从运营模式、考核体系、人员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专门设置。一是设立特色银行中心。挂靠网络银行部,负责特色网点的主题打造、功能区划分、活动策划等,形成特色中心、特色支行、特色员工三级“树形”体系,全面夯实组织保障和服务体系。二是实行专项考核。考核维度以活动数、会员数、业务转化率等非业绩指标为主,绩效得分10%与指标完成情况挂钩,调动网点积极性,确保特色活动常态化。同时加强运营成本核算,每场社区活动吸收30-200人,平均每个客户维护成本控制在5元-10元。


农村金融导刊:农商行在顺应数字化转型变革大趋势,主动探索更加创新、更富特色、更满足客户需求的社区金融服务方面应如何作为?


刘澄:一是进行数字化转型。和信息技术公司开发出针对农村的特色产品,主动探索服务模式。二是监管机构实行较灵活的监管指标。鼓励社区银行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以灵活的机制适应农村特殊实际。三是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设富有活力的社区银行。通过变革下沉社区银行,补齐农村金融服务短板,实现服务社区、经营产品、服务对象的全覆盖。四是坚持服务农民的宗旨,不断创新产品服务,满足农村社区客户的差异化金融需求。


吕云龙:为顺应数字化转型变革大趋势,陕西省联社不断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开发了面向城区、县域及农村客户的“秦e贷”“秦V贷”两大品牌数字普惠贷款产品体系,建立了以“数据驱动”和“线上线下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普惠贷款服务体系,形成了数字化的信用评级、授信、审批决策及风控能力,构建了覆盖贷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普惠贷款运营模式。我们依托省联社打造的平台,在农村大力推广“秦e贷”,提升农户授信覆盖面;在城区面向固定收入客群和小微客户推广“市民e贷”,全力支持消费升级;依托“秦V贷”小微数字普惠贷款系列产品,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客户。并进一步拓展行业和场景应用,将数字普惠贷款与生产生活场景结合,构建“互联网金融+现代农业”“互联网金融+电商+物流”等融合业态,以互联共通推动社区金融服务,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王世峰:一是重视数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选派技术骨干前往先进公司或高校充电,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三是加强数据治理,完善数字化风险治理体系。从战略、组织、流程、产品和交易等各个层面完善内控制度,通过金融科技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四是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利用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宣传讲解智慧柜员机、数字货币、手机银行等数字金融知识或设备,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林德勇:一是推进移动化建设。根据“统一门户、统一用户、统一体验”的目标,打造集金融产品、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于一体的移动综合服务体系。二是搭建生活化场景。重点搭建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电商服务平台,让金融和生活无缝衔接。三是打造数据化产品。重点在融资领域加强数字化技术运用,整合当地资源推出“秒贷秒批”的大数据贷款产品。四是推动一体化融合。打造线上转账、支付、贷款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实施智能网点、普惠金融服务点等线下场景建设。五是探索开放化生态。嵌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以及当地商圈、社区生活等,如在医院、学校、菜市场布设高频场景,提供无感、无界、无限的场景金融服务。(稿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宿波)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