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自治区政协委员张学跚:放开手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0-01-13  来源: 内蒙古金融网   浏览量:
近日,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院长张学跚在接受媒体时谈到:应势而为,才能大有作为。

张学跚 自治区政协委员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院长


本网讯:近日,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院长张学跚在接受媒体时谈到:应势而为,才能大有作为。建设制造强区,发展先进制造业,不仅是我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需要,也是顺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必然要求。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积累,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乘势而上”是必然选择。

  

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如何营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没有制度创新,就跟不上新时代步伐,改革开放重塑了我国的经济基础,而与此相对应的上层建筑、生产关系调整和变革仍然滞后。优质制度供给不足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不少掣肘,只有消除这些“自捆手脚”的制度性阻碍,让企业、人才和地方政府释放创造力,制造业才真正插上翱翔的翅膀。

  

一、降低制度成本

制造业发展的阻碍,不得本谈到“制度成本”。“当前制度性交易成本偏高。”这是影响制造业尤其是中小微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之一。

  

制度性成本,首先表现在企业的税负负担上。虽然国家正大力推进减税降费,但当前制造业企业的获得感还不强。道路千万条,减税第一条。“相比降低增值税,很多制造业企业更希望降低所得税,而且大部分制造企业不符合小微企业标准,享受不到税收优惠。”应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机制改革,降低制造业企业直接生产要素成本,改进对企业投资收益征收所得税的办法,降低企业缴纳社保比例。

  

我认为,对很多民企而言,减税降费只是手段,提高真实盈利水平才是更重要的事,应该在已实施减税降费基础上进一步评估各种开源减负措施的可行性,采取多种措施并举的办法。建议打出清费减负的“组合拳”,在“清费”方面,把收费和依据晒在阳光下,确保减负政策全面执行到位;在“减负”方面,按照“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能降则降”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用水、用地、用工成本。


   


这个“大”是靠市场做大的,我区制造业“大而不强”,这个“大”是靠市场做大的,不是仅仅依靠政府投入发展起来的。产业发展需要更宽松、更公平的体制机制环境,这就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更加清晰地界定政府作用的边界。


企业的强大不在于你给他多少好处,而在于你给他多少自由,所以在改善政府职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我们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我区营商环境目前已有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法律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公平、社会服务环境尚不成熟等问题,建议按照“竞争中性”原则,确保大小企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同时还应重视各类行业商协会作用,按照“政府引导、协会协调、企业自律”原则,构建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

 

对于市场公平问题,我区高层对民企发展很重视,但一些好的政策落地难。“我们也不需要特别的关照,公平最重要,有好的营商环境,制造业发展才有希望。”

  

二、用好资本“推手”

资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对于制造业而言,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 

  

从调研情况看,金融这个支撑力度还不够强。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有所改善,但仍面临不少难题。建议加快完善我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增强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进一步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为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满足全方位需求的金融服务,并优化政府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运作机制。

  

当前,先进制造业产业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在引导社会资本、促进制造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区还缺乏长周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且基金退出困难。所以畅通基金募集渠道,尽快出台银行理财资金参与创投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具体规定,设计差异化监管方式,并畅通基金退出渠道。

  

去年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在主办和中小板上市的优质科技企业出现了融资困难,新三板流通性不足使得多家中小企业也缺乏资金支持,对这些问题要进行研究。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和社区银行数量较少,而一些地区性银行热衷全国扩张、做大做强,却不愿意服务本地中小企业。建议大力发展中小银行、社区银行、专业性银行,让银行扎根当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改革永无止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破解制造业深层次发展难题的关键,希望进一步放开制造业发展的“手脚”,为实现制造强区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责任编辑:宿波)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