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银行保险证券 >> 正文

建设新时代“三色”银行增强实体经济能力

2018-02-09  来源: 内蒙古金融网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应该说,十九大这些重要论断是新时代金融工作特别是银行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本网讯:特约通讯员吴丹报道: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应该说,十九大这些重要论断是新时代金融工作特别是银行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结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和银行经营管理工作,个人认为,要切实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需要建设本色、特色、出色的“三色”银行。

    一、建设本色银行:坚决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

    众所周知,金融的天职和宗旨是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中国的金融机构,执行党的决策,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就是银行的本职、本质、本色。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认为,这既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现代化建设进程、党的使命目标深刻洞察基础上的重大判断,也为银行今后发展指明重点方向。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银行要更多支持中高端消费、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新增长点,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持续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更好平衡自身去杠杆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民生银行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大新增长点、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投入,执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

    首先,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认真执行“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差异化信贷政策,支持“去产能”和“去库存”,国家鼓励类行业信贷占比从2017年初的22%提高到9月末的28.92%,过剩行业信贷占比从2017年初的5.62%下降至5.09%;按照“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要求,通过差异化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等支持刚性居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购房,服务房地产去库存。

    其次,严格落实监管要求,通过价格、数量、准入等方式,规范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发展,在降低自身杠杆率的同时,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充分运用资产证券化等工具,创新利用产业基金,实施债转股、债务重组等举措,为企业降杠杆提供了有效金融服务,近年来先后成功实施了多个降杠杆项目。

    再次,发展普惠金融,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支持“降成本”和“补短板”,按要求减免部分金融服务收费;应用科技创新,打造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移动支付、网络支付六大平台,形成集“存、贷、汇、投、缴、付”于一体的网络服务体系。目前,直销银行客户超过1000万户、金融资产1000亿元以上,客户活跃度和交易量稳居行业前列;打造小微企业“信贷工厂”,实现集中审批、即申即审;实施“云评估”使房产评估由线下2天缩短至线上2秒,有效降低居民和企业的金融服务成本。通过低息贷款、无偿捐助、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等多种方式,落实精准扶贫任务。截至2017年9月末,民生银行金融扶贫贷款余额19.84亿元,向4个定点扶贫县累计捐款9300余万元,其中河南滑县经过持续定点扶贫已达到脱贫标准。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银行要全力投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包括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量足价优的金融服务;加快革命老区、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金融资源投入,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快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探索更加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务模式。

    应该说,民生银行近年来持续加大上述重点区域的投入,效果良好。一方面,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战略规划,全面研究产融对接方案,通过多种举措增加金融支持。截至2017年9月末,上述地区对公贷款余额占到全部对公贷款的65%。另一方面,加快中西部地区资源投入,截至2016年末,民生银行已实现分支机构省域全覆盖,中西部地区网点逐渐增加,近三年西部地区贷款年均增长13.1%。与此同时,民生银行在海外机构有限的情况下,与“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400多家代理行紧密合作,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截至目前,开展承贷项目200多个,提供了110多亿美元各类跨境融资,重点支持22个境外供应链项目,涉及金额26.66亿美元,以实际行动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绵薄之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上述重点区域投入,更好地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二、建设特色银行:坚守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经营战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顶天立地的大型央企、国企的基础性研发、战略性支撑,也离不开铺天盖地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中,金融自然是十分重要的支持方式。

    作为全国首家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秉持“为民而生、与民共生”的企业使命,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既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20多年始终不渝的经营战略。

    首先,经过20多年深耕民营企业市场,民生银行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形成了稳定的服务模式,提供了大量有效金融支持。2015-2016年,民生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投融资、规划发展、战略布局等全套“融资+融智”服务,累计贷款超过2万亿元,占同期对公贷款累计投放比重60%以上。未来,民生银行将继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致力于成为民营企业的首选银行,服务民营经济更加充分、健康地发展。

    其次,为进一步服务中小民营企业,民生银行2017年启动“新供应链金融”,通过与产业链核心企业合作,获取资金流、物流等方面信息,降低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融资的抵押要求,为其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启动“中小企业民生工程”,通过生根、共赢、萤火等计划,打通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两个市场,提供信贷融资与综合金融两种服务,发展线下线上两大渠道,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综合金融服务,让中小民营企业在民生银行综合服务平台上茁壮成长。项目启动3个月以来,已为4598户中小企业(不含微型企业)发放贷款943亿元。

    再次,民生银行在服务民营企业的同时,落实国家“双创”战略,成为国内首家大规模开展小微金融业务的银行。早在2014年就成立一级部室“小微金融部”,目前正在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改设独立性更高的小微金融事业部,以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多年来加快科技运用,丰富产品服务,增加网点设置,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将资金注入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薄弱环节。截至2017年9月末,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81亿元,用宝贵的信贷资源扶持了92万户小微企业成长,为670余万户小微商户提供结算、理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李克强总理指出,“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金融支持是激发小微企业活力、助推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力量。”未来,民生银行将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主动发挥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的管道作用。

    三、建设出色银行: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健康发展

    十九大对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银行要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快自身变革,创新发展投行业务、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以更好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民生银行20多年发展历程就是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今后将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出色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首先,适应形势变化,启动全面改革。民生银行2015年正式启动了以改革体制机制、创新业务模式、促进增长方式变革为核心的“凤凰计划”,预计将在2019年前实现全面转型的总体目标。届时,“凤凰计划”将在客户服务、效益增长、资产质量控制、可持续发展、品牌增值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大大提升银行应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冲击的能力,为更好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防范金融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对接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投行业务。民生银行将按照十九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加快自身投行业务发展,重点构建规范创新下的“审慎稳健投行”轻型化产品服务体系,对内打通投行、发债、资本市场、投贷联动等业务,整合产品资源;对外加强与基金、信托、资管、证券、保险合作,整合金融资源,进一步满足多元化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

    再次,发展金融科技,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顺应互联网发展态势,民生银行围绕市场需求和客户痛点,构建了“金融+科技+生活”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未来,将继续站在金融科技风口,积极探索以物联网驱动的移动支付创新、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投顾创新、以云计算驱动的风险防控体系创新、以区块链驱动的信用体系重构创新,加快建设“E民生”,打造“I民生”,推进“民生+”,构建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相结合的“民生网融生态圈”。

    最后,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绿色经济发展。民生银行将按照十九大“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的要求,实施差别化授信政策,对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行业形成贷款约束机制,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深入开展绿色金融研究,创新绿色贷款抵质押担保新方式,加强银企合作和同业合作,促进绿色信贷、债券、基金等绿色产品协调发展。(责任编辑/凤鹰)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