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高层声音 >> 正文

“中国道路”开启复兴新征程

2022-11-10  来源:   浏览量: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网讯: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新征程已经开启,新蓝图已经绘就。自即日起,本版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策划,对话专家学者,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中国特色。

●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坚定认为,中国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

●不闭门造车,也不邯郸学步,有我们自己的风格,有我们自己的气质,有我们自己的气派,有我们自己的尊严。

●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现代化,那么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就无法保障。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凝聚着数代人的努力奋斗

记者:回顾历史,我们国家为实现现代化进行了哪些探索?在此过程中,我们如何一步步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路?


张占斌:自清末近代国门被打开之后,我们在曲折彷徨中开始了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试图寻找中国现代化的方案。特别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后的一段时间,经济上效仿西方工业化路径,政治上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文化上尊崇西方文明。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这种茫然失措中慌慌张张进行的现代化,是一种被动的现代化,是抛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这种被动的现代化,不顾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盲目照搬照抄他国做法,特别是脱离民众的参与,就会变成邯郸学步,只能以失败告终。


以大历史的眼光来看,中国被动的现代化转为主动的现代化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的。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坚定认为,中国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由此来看,这种现代化就变成一种主动的现代化,而不是被动的现代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三座大山,打开通向现代化的前进通道。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转变,就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个体现。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任务,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郑重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四届全国人大,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重申实现“四个现代化”。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1979年由邓小平同志最早概括出来的,他创造性地使用“小康社会”这个重要概念,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的提出,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革新。


此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战略和目标。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主席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战略安排。


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凝聚着数代人的努力奋斗。

记者:新时代10年,我们如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张占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形成完整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习主席深刻指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主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遵循。


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新时代1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添强大力量。


把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


记者: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相比,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张占斌: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是经济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发展过程。现代化虽然起源于西方,但并不是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专利。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二战后已扩展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主权独立后国家重建的共同取向、共同主题和共同目标,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可见,现代化具有普遍性的一面。追求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等成为许多国家现代化带有规律性的遵循,中国也需要尊重这个基本规律。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变化,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也随之不断拓展和深化。因此,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世界各国各民族因处在不同历史文化、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下,对现代化的理解是不一致的,追求现代化的目标也有各自的特色和标准,现代化的特征和内容又是不同的。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性的一面。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要深刻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既要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不闭门造车,海纳百川、胸怀天下,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但也不邯郸学步,要坚持我们自己的特点、特性、特色,有我们自己的风格,有我们自己的气质,有我们自己的气派,有我们自己的尊严,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把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

记者:坚持走自己的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重要意义?

张占斌:历史和事实证明,不同的国家现代化的成长路径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果不顾国情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经验,结果可能是陷入发展困境,甚至出现社会动荡。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用近百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时间跨度急剧压缩,不同时期发展任务相互叠加,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并联式”现代化。


这就对我国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紧把握基本国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规划,走符合中国自己国情、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找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装上强劲有力的动力引擎,令其拥有了驰而不息的力量源泉。


有了高质量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走得更稳、道路更宽广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理解发展对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张占斌:发展是硬道理。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非常重要,非常振奋人心,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没有高质量发展,一切都是空话。高质量发展包括方方面面,既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也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


其中,首要的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现代化,那么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就无法保障。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找到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今后,我们应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此外,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新发展理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强调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对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据核心地位,城乡、区域协调突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旨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放要求实现互利共赢,共享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逐步共同富裕。


同时,还应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是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是统筹效率与公平、发展和安全的决策部署,是提高人民福祉的主动选择。


总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就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有了高质量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走得更稳、道路更宽广。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