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1-09-08 来源: 内蒙古金融网 浏览量:本网讯:近日,“2021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展期间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出席并致辞。
论坛围绕金融开放、防控金融风险、数字贸易等热点话题,透露出很多重要信息。
近年来,中国坚持自主有序地扩大金融业开放,力度大、覆盖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体来说,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基本建立;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完全取消,业务范围大幅度放宽;企业征信、信用评级、支付清算等领域的外资展业享受国民待遇;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也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外资金融机构正积极有序地进入中国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严峻、世界经济金融格局深刻演变的背景下,坚持开放合作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下一步应如何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论坛上,包括金融监管人士、多国驻华使节、金融机构负责人、相关学者专家等在内的嘉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金融开放取得明显成效
金融业是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服务业开放的重点领域。过去几年来,我国陆续推出一系列金融开放举措,成效明显,对外开放形成良好格局。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2018年以来,我国共批准外资来华设立100多家各类银行保险机构,10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6家外资企业征信评级支付清算机构。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资者增持包括股票、债券、存贷款在内的境内人民币资产共计1.27万亿元,显示出中国金融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资本市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样稳步推进。2020年年初,证监会提前一年放开证券、基金和期货经营机构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均实现国民待遇,目前已有摩根大通、瑞银证券、高盛高华、富达等11家外资控股或全资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其中4家落户北京。2020年7月,证监会又修订规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银行在华分行和子行申请基金托管资格,净资产等财务指标可按境外总行或者母行计算,目前已有花旗银行等3家外资银行的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
“对外开放助力提升资本市场的运行质量。”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总结称,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A股总市值超过80万亿元,约占国家GDP的80%。上市公司近4500家,商品期货、债券市场规模也位居世界前列。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为境内引入更多境外中长期资金,有助于完善A股市场稳健运行的机理和生态。
加强开放合作的价值受广泛认可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出现转向预期,部分国家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通胀加剧等多重压力,金融的脆弱性有所上升。在上述形势下,世界各国更应加强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市场的稳定,推动全球经济健康可持续复苏。
在哈萨克斯坦战略规划与改革委委员长、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主席海拉特·克里姆别托夫看来,金融开放是全球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现阶段,全球秩序尤其是全球卫生领域面临巨大挑战的前提下,各国需要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更好地应对挑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哈萨克斯坦都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合作,而且也致力于支持两国之间的核心合作领域。可以说,服务贸易构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支柱,通过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合作,双方都有效地实现了开放可持续的发展。”
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经济财政参赞、意大利经济财政部高级官员法布里奇奥·科斯塔也肯定了两国金融开放合作的成果,“意大利金融机构被允许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市场准入机会,这既能让中国的投资市场更加多样化,也能增加中国金融机构投资意大利乃至欧洲市场的机会。在意大利和中国的资本市场之间建立更深的联系,有利于提升两个市场的效率,并且也能够鼓励更多的合作。”
法布里奇奥·科斯塔介绍,现阶段,两国正在研究加强金融科技合作的可能性,“中国在这个领域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且也有能力促进两国公司在对方市场经营并且实现增长。”
统筹好开放效率与风险防控
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能够促进更高质量、更加安全、更可持续的金融发展,想要在增强自身实力与竞争力的同时,提升可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及能力,需要平衡和统筹好“扩大开放”和“维护金融稳定安全”。
其中,防范资金“大进大出”是我国开放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方星海指出,一般情况下,国家经济金融稳定时不会突然出现外资的“大进大出”,随着国际货币政策的调整,有些外资在资产配置上会进行一些调整,这是正常的。当然,要重点防范个别外资机构恶意通过自身投资行为带动整个市场变化,“我们对于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动向看得很清楚,如果出现恶意行为,会及时予以制止。”
方星海透露,下一步,我国将加强开放环境下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坚持放得开、看得清、管得住的要求,加强对资本市场跨境投资行为和资本流动的监测和分析研判,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防范资金“大进大出”风险。同时,深化跨境监管合作,妥善解决监管合作上碰到的问题,切实维护跨境投融资活动的正常秩序,创造可预期的监管和制度环境。
郑薇从统筹外汇管理发展与安全的角度提出,将坚决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的风险,不断提高开放条件下的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加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健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的机制,不断提升汇率风险的管理水平,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稿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宿波)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全区经济工作剖析会在呼和浩特召开2025-04-30
- 重磅!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2025-02-08
- 内蒙古金融监管局推动支持退役军人2025-01-24
- 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2025-01-24
-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2025-01-13
- 银监会:存管银行不承担网贷资金风2017-02-24
- 证监会拟罚鲜言34.8亿终身证券2017-02-24
- 保监会撤职姚振华董事长资格禁入保2017-02-24
- 郭树清回京执掌银监会 尚福林离任2017-02-24
- 50多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齐聚中央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