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高层声音 >> 正文

以金融之力推动“中国制造”

2020-11-26  来源: 内蒙古金融网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本网讯: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战略支撑,是我国迈向工业化新阶段的必由之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系到一国经济持续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和现代化全局。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成功实现了制造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最终都顺利进入了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这71年不平凡的时间里,中国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中国的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一批来自中国的领军制造企业,活跃在当今国际舞台,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引擎。现在,我们已由落后的农业国演进成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挺起了中国经济脊梁,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中国制造”享誉全球。在这伟大奇迹背后,无不包含着强大的金融力量,体现了金融对制造业持续的大力支持和供给水平的全面提升。数据显示,仅今年前8个月,银行业各项贷款增加15.2万亿元,同比多增加3万多亿元,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其中制造业贷款增加1.8万亿元,增加较过去四年总和还多1092亿元。


  虽然我国制造业基础支撑力量不断增强,但其中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比较突出的就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高质量产品服务供给不足。制造业中多数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强,产业链根植性、稳定性和竞争力仍较弱,尚未形成不容轻易替代的竞争优势。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推动制造业进入智能化时代。金融要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加强规划和政策引领,推动制造业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金融的推动力,对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制造业无论是扩大生产、还是转型升级,都会伴随着大量的投资转移、资本流量以及研发转化,这些运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融通。同时,制造业的并购重组也有大量资金需求。尽心服务好制造业,尽力解决好企业融资问题,也正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保持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力。要清晰认识到,制造业是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为居民生活、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提供物质产品,这一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产业部门都无法代替的。在宏观调控上,要着力畅通金融服务制造业的有效渠道,强化金融资源配置到制造业融合发展领域。切实加强对制造企业中长期信贷支持,积极运用信贷、债券、租赁等各类金融工具,加强对制造业全产品、多渠道金融服务。


  加大对制造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应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抓住制造业金融服务中的核心环节,进一步完善、优化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我国制造业中,有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有一半以上尚未完成基础的设备数字化改造。要推动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和工作机制,确保新增金融资金更多流向制造业及中小企业,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动金融业与制造业共生共荣。金融机构应紧扣制造业对金融的新需求,积极推进自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金融服务创新,以更具活力的新金融形式助力制造业发展。通过金融科技和服务场景的技术优势来优化信贷结构,降低制造企业的融资成本。金融系统让利,银行应担当主力,银行业资产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92%,合理让利意在银企共赢。当然,还须防控让利中的信贷和道德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


  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主战场,金融业在如此壮丽的主战场上,应该大显身手,也必将大有作为。(稿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责任编辑:宿波)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