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高层声音 >> 正文

疫情冲击凸显经济韧性 专家认为政策加码将助力经济逐步恢复

2020-03-18  来源: 内蒙古金融网   浏览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至2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冲击。

本网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至2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冲击。从需求端来看,消费、投资负增长超20%;从供给端来看,由于企业复工复产尚未完全恢复,工业生产也出现一定下滑。不过,在疫情冲击下,国民经济经受住了考验,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弹性。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趋势逐渐向好,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伴随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复工复产加速,预计3月份各项经济数据将出现反弹,其中,基建投资增速将会出现明显回升;前期消费延后带来的需求释放,将对消费增速产生提振。


  经济具备强大抗压能力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消费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1至2月份,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的同时,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0%。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展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其中,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19.7%、45.1%、31.4%和8.5%。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17.9%,降幅低于全部投资6.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下降16.5%和20.8%。


  更加重要的是,我国就业基本盘依然牢固,为经济长期向好打下了扎实基础。数据显示,1至2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其中,全国主要就业人员群体25岁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0.6个百分点;20岁至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调查失业率比1月份降低0.4个百分点。


  事实上,在推动稳增长过程中,稳就业的重要性凸显。王青表示,未来宏观政策会进一步向稳增长方向倾斜,其中,稳就业将成为今年最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针对后期就业情况,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经济逐渐转好,下半年就业压力将有所减轻。


  经济增长有望在二季度逐步恢复

  “随着疫情好转,企业复工率逐步提升,居民消费不断释放,3月份经济数据应该会有所好转,指标出现上升。”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月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实行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其中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具体来看,货币政策方面,央行近期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MLF操作、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等护航流动性,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继续引导LPR下行,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财政政策方面,通过减税降费、财政贴息等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引导下,企业正有序复工复产,社会经济秩序正稳步恢复。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除湖北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过95%,企业人员平均复岗率约为80%,中小企业开工率已达到60%左右。


  “未来,随着稳增长政策实施,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从二季度开始宏观经济会逐步恢复到一个正常状态。”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强调,后期还需要关注疫情在全球蔓延的程度、影响的大小以及中国受到全球疫情“倒灌”的影响。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王静文也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随着近期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人员流动和返程限制也将出现拐点。在企业复工率不断提升、需求端居民消费和基建投资等因素逐步修复后,经济增长有望在二季度逐步恢复。


  宏观政策加力提振内需

  在专家看来,疫情防控过程中,有效提振内需是稳增长的关键。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短期宏观调控应以积极扩大内需和安全加快复工复产为重点。一方面,稳就业和促消费政策要出实招,培育壮大在疫情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基建项目以及新型基建的建设进度。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宏观政策的重点仍是强化逆周期调节,可适度加大国债、地方债发行规模,保障资金来源。随着海外央行开启宽松政策和国内通胀回落,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继续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财政政策方面,王静文表示,要运用财政政策积极支持地方经济恢复,调整和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比例,加大疫情严重地区的地方债发行额度,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贷款、降低社保缴费等措施支持困难企业,加大新基建等领域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叶银丹认为,需要适度调增预算赤字,合理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和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同时,要积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政策,对中小企业实施精准帮扶,支持企业恢复生产经营。


  “综合来看,中国政府债务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债务形成的资产中有一些资产还有比较好的营利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觉得适当地提高赤字率是有空间的。”毛盛勇说。(稿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宿波)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