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村金融 >> 正文

“金融力量”支持乡村振兴

2023-01-04  来源: 经济日报   浏览量:
“金融力量”支持乡村振兴

本网讯: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未来金融业如何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出“金融力量”?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科技赋能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村金融服务是我国金融服务中的短板和弱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要满足好服务好乡村振兴,要不断地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之后,再一次对农村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提出的重大的政治任务和作出的重要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说。


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农村产权抵押功能发挥不足、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较为单一、缺乏整体系统性安排、金融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效率较低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工具作用,促进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科技赋能农村金融服务。“运用好数字金融工具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必然的要求。金融科技和信息技术应用场景的扩大,从工具和手段上,拓宽了克服农村金融市场先天不足的这个难题的可能性。金融机构用好金融科技等新工具和新手段,可以克服传统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拓展中面临的农户和农村市场主体信用评级不充分,抵押品缺乏等保障性安全的一些不足。”杜志雄说。


专家表示,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支付、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加速应用,为商业银行突破网点局限,进军县域和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可行性。例如,手机银行等移动金融服务的迅速普及,方便快捷地满足了县域和农村地区支付结算、转账汇款等基础金融需求,大幅降低了对物理网点的依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发的一系列全流程在线融资产品,将审批、签约、放款、还款等环节全部在线自助式操作和自动化处理,有效提升了对偏远地区客户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委员刘加旺表示,金融科技为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开辟了新路径。“金融科技对农民、农业、数字足迹的可记录、可追溯将有效缓解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可降低农村融资门槛,扩大农村金融供给,让更多农村群体获得信贷服务,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整合应用农民生产、社保、消费、金融等各类行为数据,填补农民的信用空白,应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手段,完善数据分析模型,精准感知和充分满足不同农村客户的服务需求,借助卫星遥感、电子围栏等设备从源头上做好农业数据全流程采集和监控,释放农产品、动物活体等抵押权能,进一步拓宽农村抵质押物的范围。”刘加旺说。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如果仍然通过铺网点、拼人员等传统手段,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商业银行应积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提升网点服务‘上云’方式提升客户体验;进一步将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同时,积极优化县域乃至村域数字金融服务,并借助农村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小微担保体系建设,探索适合‘三农’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推进农村中小银行改革


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农村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支农支小的主力军,在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9月末,全国共有农村中小银行3893家,其中农村信用社2196家(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1648家。73%的农村中小银行法人在县域,服务在农村,重心在基层。农村中小银行营业性网点近8万家,遍布除西藏以外的所有县(市),每个县平均有网点28.6个。


值得关注的是,农村中小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其管理体制不顺、公司治理不健全、经营机制不适应等深层次问题仍然有待破解,部分地区农村中小银行风险还较为突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高质量农村金融供给的重要内容,对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2月,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总体而言,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应将能否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董希淼说。


2022年4月18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挂牌成立,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正式在浙江落地。改革通过在浙江省联社基础上,组建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信系统在体制层面逐渐回归监管,进一步深化法人农信机构改革,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支农支小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产权明晰、治理健全、资本充足、支农支小特色鲜明的现代中小银行体系。


中国银保监会农村银行部表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农村中小银行改革。支持“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转换农村信用社省级机构职能,规范履职行为,增强两级法人之间的经济联系,彻底解决省联社定位不准、职能不清、政企不分、权力和责任不对等问题。此外,还要深化市县法人机构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加强股东资质穿透审核和股东行为约束,转换经营机制,重点治理关联交易、大额授信和薪酬等风险突出的领域。推动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村镇银行重组,减少机构数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动能。


创新服务“三农”模式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形成了不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经验。持续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以金融服务创新促进信贷资金等金融要素和资源流向农村,进入乡村产业。针对内蒙古地域跨度大,现场调查时间成本高,不能及时满足农牧民用款需求的痛点问题,邮储银行内蒙古分行积极引导鼓励农牧户使用线上产品,逐步提高线上贷款占比,同时加快特色产业贷款发展。邮储银行内蒙古分行三农事业部信贷经理门燕介绍说,以“线上信用户贷款”“极速贷”“肉牛、肉羊、收粮、农资、农机5大行业产业贷”“乡村振兴助农贷”为抓手,实施信用户采集“沃土计划”,同步推广线上信用户贷款,截至2022年10月末,内蒙古分行已累计建成信用村9467个、评定信用户21万户,累计向10万农户发放线上信用户贷款192亿元。


农业银行在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中积极发力。刘加旺表示,农业银行创新推出服务农户的惠农e贷,服务农业龙头企业的龙头e贷,服务畜牧养殖的智慧畜牧贷等系列产品,线下依托广覆盖的物理网点整村推进信息建档,线上引入外部征信、税收、工商、保险以及交易流水等数据,对涉农客户进行全息立体画像,研发自动化授信模型,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农民少跑腿。到2022年9月末,全行农银E贷余额接近3万亿元,其中面向农户的惠农e贷余额突破7000亿元,累计服务农户超过1500万户。


中国建设银行通过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以及线上银行服务乡村振兴。中国建设银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介绍,建设银行围绕强政、兴业、惠农的目标,打造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建成以裕农通为品牌的普惠金融服务点,将服务点由线下向线上延伸,打造统一的裕农通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下的服务点与线上手机APP的连通,将智慧村务、电子商务、便民服务和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农村金融市场服务当中,金融科技的渗透、数字金融的拓展已蔚然成风。“数字金融的拓展已经呈现出多样化模式,比如传统金融替代型包括农行的惠民e贷、余额宝;数字驱动型有建行的快贷、网商银行的‘310’数字信贷;供应链连接型,比如京东的农资、齐商银行的‘e齐惠农贷’;场景嵌入型,比如中化集团的MAP现代农业技术平台,农行的智慧农贸贷;等等。这些形式多样、普惠特征显著的数字金融模式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提升上成效明显。”杜志雄说。

2345_image_file_copy_1.jpg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