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普惠金融 >> 正文

“数”看财务公司普惠金融:为多领域小微企业“输血”

2020-06-29  来源: 金融时报   浏览量:
财务公司行业覆盖的产业众多,涵盖了农林牧渔、机械制造、民生消费等,因所处产业不同,如汽车、零售等行业的财务公司,其面对的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众多,财务公司在服务相关主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小微企业进行资金倾斜,坚持小微信贷总量增长,实现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向高质

  本网讯:财务公司行业覆盖的产业众多,涵盖了农林牧渔、机械制造、民生消费等,因所处产业不同,如汽车、零售等行业的财务公司,其面对的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众多,财务公司在服务相关主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小微企业进行资金倾斜,坚持小微信贷总量增长,实现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向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财务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在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以及民生消费领域均有涉及。《金融时报》记者日前从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了解到,财务公司服务的小微企业主要涉及到的行业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等。截至2019年年末,上述行业的贷款余额均超过100亿元,服务的小微企业客户数达65437家;小微企业境内贷款余额为3374.55亿元,当年累计发生额高达5124.06亿元。


  其中,民营企业财务公司所服务的企业数量多、涵盖广,其贷款规模也相对较高。数据显示,行业内共有48家民营背景的财务公司,涉及包括民生消费、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14个行业。截至2019年年末,共服务成员单位11988家,各项贷款余额达3928亿元,其中就包括了小微企业。


  保证充足的流动性是小微企业的“生命线”,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是财务公司践行普惠金融,帮助小微企业缓解融资困境的一个最为主要且直接的方式。财务公司能够利用集团内资金使用上的时间差和地域差来协调资金周转,有效调剂资金余缺、盘活存量资金,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


  从信贷模式看,财务公司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以信用贷款为主。财务公司为提高信贷审批效率,节约服务成本,同时也考虑到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物这一问题,弱化了抵押担保,积极运用金融科技,依托大数据来进行授信。财务公司根据产业链的特点,密切关注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情况,把握小微企业的账款逾期率、违约情况、商业纠纷等,从日常经营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洞察企业信用水平,以此确定授信规模并根据企业生产周期,确定小微企业的贷款期限、还款方式。数据显示,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占小微企业境内贷款的比例达到了61.41%。


  此外,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财务公司也在动态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合理管控小微企业内部筹资成本,不额外增加融资附加费用,禁止存贷挂钩、惜贷搭售等行为。


  基于审慎的信贷策略和自身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处置能力,财务公司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18%。其中,从行业维度看,农林牧渔行业和民生消费行业未出现不良贷款。


  截至2019年年末,农林牧渔行业有14家财务公司共服务5391家成员单位,各项贷款余额达877.61亿元。民生消费行业有11家财务公司共服务成员单位2163家,各项贷款余额达416.30亿元。


  作为核心企业,企业集团具有规模大、资金充裕、银行信用良好等优势,而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的金融服务平台,具有产业链金融业务所需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优势。因此,在实践中,发展产业链金融是财务公司发挥产融结合平台优势,服务小微企业,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探索产业链各主体相互之间合作的一项重要金融服务。


  从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年末,财务公司服务产业链上游企业数量达7681家,累计发生额1450.46亿元;服务产业链下游企业客户数量为5595家,累计发生额4040.50亿元。


  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财务公司也从产业链金融业务入手,通过获取可靠的产业链上企业间贸易背景、应收应付账款等信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提升获客批量化、画像精准化、审批自动化、风控智能化、服务综合化的“五化”能力,通过信用转换和交易增信,来实现对产业链条上下游小微企业的精准融资。


  今年上半年,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更加明显,因此,财务公司也适时加大了普惠金融的投入力度,保障产业链金融需求,精准“滴灌”着重为小微企业纾困。

(责任编辑:张旻)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营业执照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