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消费金融 >> 正文

践行支付为民 中信银行多措并举提升支付便利性

2024-06-11  来源:   浏览量: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中信银行深入贯彻《意见》要求,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聚焦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

本网讯: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中信银行深入贯彻《意见》要求,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聚焦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快速制定了包括“三个百分百覆盖”在内的整体行动方案,涉及8个方面,24项重点举措。全面提升支付服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支付“百分百”服务不“见外”

近日,中信银行长沙雨花亭支行为两位老挝籍留学生客户解决了“燃眉之急”。因连续输错密码,两位留学生的银行卡被锁定,该支行快速查明原因后,立马为她们办理解锁。在得知客户有现金需求时,该支行又暖心为她们兑换了零钱包,助力客户支付无忧。

另一个发生在郑州的故事同样暖心,一位墨西哥籍来华有人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沟通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多家银行均未能有效为其提供服务。中信银行郑州花园路支行员工依托实时语音翻译设备,迅速为客户办理了护照代传递、外币兑换等业务,并指导客户利用外卡VISA卡绑定了微信支付,切实解决了客户的痛点、难点,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上述两个案例,只是中信银行优化支付服务的缩影。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籍来华人员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针对目前媒体普遍关注的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负责人用“起步早、认识深、行动快、谋划远”四个词来概括中信银行优化支付服务工作。

早在2019年,为解决外籍来华客户支付不便的问题,中信银行便推出业内首款非居民小额消费便利化移动支付产品。今年以来,为畅通支付渠道,让支付只见便利不“见外”,中信银行迅速行动,已实现“三个百分百覆盖”,即具备外币兑换资质的网点百分百开通外币兑换服务、重点商户外卡POS的百分百覆盖、中信银行ATM机百分之百支持外卡取现。

目前,中信银行1219家具备个人外汇业务资质的网点均开通了外币兑换服务,占全行网点的84%;今年1月至4月,中信银行共为外籍来华客户办理外币兑换业务946笔,兑换金额716万元。

针对外籍来华人员偏好使用现金支付,对使用移动支付不习惯、不适应的情况,中信银行积极推广自助设备外卡取现功能。截至4月15日,中信银行现有3640台ATM百分百支持外卡取现,同时支持维萨、万事达、美国运通等三个及以上卡组织的ATM机具数3134台,占比86%,全面领先同业。

为进一步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中信银行持续提升商户外卡受理支付服务质效,拓展重点领域,在业内率先实现了重点商户外卡POS的百分百覆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联合作为麦当劳全国6054家门店批量开通外卡POS服务,让外籍来华人员享受熟悉又便捷的刷卡支付体验。

服务“银发族”温度暖人心

做好金融服务适老化建设,是优化支付服务的重中之重。中信银行持续聚焦老年客户群体高频支付服务场景,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支付服务,用心用情点亮幸福“夕阳红”。目前,中信银行已完成1400余个网点的适老化改造。

零钱包,更便利。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中信银行推出“零钱包”现金服务新模式,为客户兑换各种面额的零钱,满足老年客户小面额现金服务需求。

大字版,更贴心。中信银行面向老年群体开发“幸福+”版老年专属手机银行APP,字体更大,内容更简洁,将支付、余额查询等常用功能优先展示,并通过金融科技手段保障老年群体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坐下来,更舒心。网点厅堂为老年人配备爱心座椅、爱心拐杖、老花镜、放大镜等无障碍设施设备,安装智慧柜台,让老年人“坐下来”舒心办理业务。

此外,中信银行“幸福+”养老体系还精心推出生活周边超市、药店等高频消费场景的商超优惠,达标客户享受消费立减服务,将适老服务延伸至“家门口”。

下一步,中信银行将继续践行国企担当和社会责任,以打造“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为目标,构建长效机制,把“多种支付服务”做实,满足客户多元化、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求,营造优质、便捷、安全的支付环境,让客户充分感受到中信银行“有温度”的支付服务。

(稿源:中信银行  责任编辑:张旻)

1716879011419301.png

1700616010110161.png

1712559714102209.png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